中华家谱馆受邀陪同参观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



在春意盎然的2024年5月21日,中华家谱馆有幸受邀,携手一众贵宾,共同踏上了一段探寻历史根脉、感悟客家文化的旅程。运营负责人焦帅,应河南省客家联合会副会长陈毅平、文史学者侯作营、洛阳市伊滨区文旅局局长以及洛阳客家联合会秘书长贾殿强的盛情相邀,一行人欢聚一堂,共同走进了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在时光的长河中缓缓展开,将客家先民的传奇故事和坚韧精神娓娓道来。它不仅仅是一处纪念场所,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让人们在欣赏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的同时,深刻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纪念馆内的展品丰富多彩,既有珍贵的文物古迹,也有生动的图片影像,它们共同构建了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面,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每一个展品都承载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何为客家人?中山大学教授罗香林(客家学开拓者)在《客家源流考》说:“客家先民东晋以前的居地,实北起并州上党、西属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换言之,汉水以东,颖水以西、淮水以北,北达黄河以至上党,皆为客家先民的居地。”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南方广东、福建、江西等省的本地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辞海》载:"西晋永嘉年间黄河流域一部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末,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从而揭示了客家先民是源自中原的汉人。最早反映中原汉人南迁的《三山志》载:"永嘉之乱,中原板荡。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中原大族入闽,先后在闽北建安及闽东晋安定居。"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

经过五代纷争及宋一代,中原南迁汉族与闽越族、畲族等融合,孕育成独具特色的稳定的群体。"客家"名称在两宋时形成确立。

客家民系的主要特征:

一是特定的时代背景。自永嘉之乱始,因战乱避难,中原人口迁出六之有一。侯景之乱,中原汉人入赣南,越武夷。安史之乱,西京衣冠尽投湖湘,北方九百余万户,锐减七成。黄巢起义,战火危及李唐半壁江山,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五代间,安史之乱至北宋初,南迁人口高达八百万以上。靖康之难至南宋延至元初,战事过半,又将南迁汉人更往南推。自此,中国人口北强南弱的格局完全改变。

二是特定的文化语言。客家民系最为突出的特征: 举族而迁、聚族而居,并保留了中原的风俗习惯。众多的壁堡山寨、中原府第式的围屋、土楼、宅院建筑,则是客家的显著标志。而客家话,和闽语(福佬话)、粤语(广府话)都无关系,与中州音韵(郑州土话)相似,历时千年不变。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为文说:"客家原出北方,他们的方言像中州河南的话。"汉语八大方言之一的客家话虽在时下已日渐消退,但在历史上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目前仍广泛使用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客家民系独特而鲜明的特征,区别于一般移民及现代城市移民的概念。罗教授为文说:"闽粤赣地区总计有33个客家县,其中29个纯客家县。"总之,闽粤赣三角区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客家形成、发展、播迁的不同历史时期,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全球逾亿客家人共同的根据地和大本营。

近几年,有学者对"客家是南迁汉人之说"提出质疑,众说纷纭。学术争论,无可厚非。而这些论述,虽不乏新名词,却未能系统立论,不足以撼动罗氏的基本结论:以汉人为主体的客家民系,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客家文化。清代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诗云:"筚路桃符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存三代前。"就是对客家南迁史铿锵有力的肯定。

英国人爱特尔在《客家史纲》中说:"典型的客家人是勤劳的、刚强的、爱国的、热情的。有一种不侮弱人、不畏强暴的特性。"日本学者山口县造在《客家与中国革命》中说:"客家是中国最优秀民系。他们原有一种自信心和自傲的气质,使其能自北方胡骑之下迁到南方。他们的爱国心比任何民系为强,是永远不会被人征服的……客家人的精神,是中国的革命精神。"

客家五次大迁徙

说明:

1.红箭头线:两晋南北朝首次南迁:西晋未年,永嘉之乱,五胡侵扰。以京师洛阳陷落沩标志,客家先民开始首次南迁。河洛客家先民大多东南迁安徽而较少正南迁湖北。南迁线路与侨置郡县有明显对照关系。九江(寻阳),侨置弘农郡,九江黥布旧城侨置新蔡郡。南达赣南吉安以至南康。河洛人沿淮南线,过淮河散居合肥、寿春、庐江、历阳诸地,过江达南京、姑孰、芜湖和黄山篁墩。经江西婺源和宁化石壁,到达广东程乡(梅州)。

2 绿箭头线:唐朝五代第二次南迁:“安史之乱”叛军以东都洛阳为目的地。唐末、后梁、后唐、后晋,以洛阳为首都,黄巢起义由王仙芝起于濮阳长垣,辗转南方诸省后,攻陷洛阳,旋复称帝,河南西南部变祸最惨。第一次逃难后客家先民居地,正当黄巢起义要冲。五代时期,中原祸乱,王审知诸人带兵从九江渡江入江西和福建。河洛无宁日,只得避乱南迁,避乱江西东南(上饶南和赣水东)、福建西南(古汀州八属)及广东东北(清南、韶、连、惠、潮、嘉各属)。

3. 紫箭头线:两宋元初第三次南迁:靖康之难,元人南侵,以东京开封和西京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客家先民纷纷南迁,赣闽粤边也成为辗转攻守的战场,迫于外患,客家先民不得不第三次南迁。客家先民到达了惠州长乐龙川(五华和龙川)、梅县、兴宁、平远、镇平、河源、和平、蕉岭、大埔及广州。

4. 蓝箭头线:明清时客家第四次迁徒:明清时,客家人口日繁,以人口膨胀为主因,返赣湘,迁浙南:播广西,填四川,播衍港澳台。

5. 橙箭头线:清末民国客家第五次迁徙:乾嘉之后,以太平天国运动为标志,形成客家第五期迁徙浪潮,踏波渡海外。

源自河洛的主要郡望堂号

客家精神具体表现在:

自强不息(人有志,竹有节,有志有节世上立。);崇文重教(山脊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崇先报本(离乡不离土,离亲不离祖。);爱国爱乡(客而家焉,称客非是客,四海就是家,处处无家处处家。)浓厚的客家文化色彩和富于求实的开拓精神,使客家人具备了坚毅勤奋、团结进取、重节自为的气质,铸就了客家首府之魂。

为激励子弟刻苦读书,客家的劝学之道融入家谱、楹联、民谚、童谣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梅县《杨氏族谱》载:“吾祖自八世祖仰文公,始以文学肇兴,厥后书香相继,至今且将十世,中间仕宦二十余人,登文武甲科者三十余人,恩拔副岁贡生二十余人,文武庠生一百数十余人,游大学者一百数十余人,读书之泽,可谓长矣”。

《池氏族谱》载:“御制有日:‘从今不薄读书人’,况宗族乎!自后,凡入泮者,众公太及本房公太,各贺银叁两;补廪者,各贺银贰两;出贡拔贡者,各贺银捌两;中举者,各贺银叁拾两;中鼎甲者,各贺银伍拾两。永为定例”。

梅县《黄氏宗谱》,对考取功名者有明确奖励规定:“新进文庠领花红银二大圆,新补廪生领花红银一大圆、进士领花红银七十大圆”。

在这座纪念馆里,不仅可以领略到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感受到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力量的汇聚。它让人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客家先民的坚韧精神和传奇故事都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