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序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之有谱,如同国之有史。
谱乃家之史,史则国之谱。谱不立,则昭穆混,渊源懵。人不知祖,何异物类。
盛世修谱乃中华民族之风。今天大刘圩刘氏族亲编修家谱,可歌可颂,实乃刘氏之大事盛事。
大刘圩刘氏,据祖上口传:祖先带着三个儿子从山东(亦说徐沛)来到泗洪。今幸有本支迁洪十二世孙正保手抄“牌亡”(从“三”字辈始记)和迁洪十二世孙正开现存“牌亡”(从“永”字辈始记)记载:大刘圩刘氏自三世祖(字辈“三”)始有文字记载,截至“春”字辈已传九代(十一世)。至目前“福”字辈已传十五代(十七世)。据推算始迁祖来洪已四百余年。此为本次新建家谱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实乃不幸中之大幸!
我于2018年秋从教师岗位上退休,移居县城。闲时常想:大刘圩就要拆迁,人员将要各奔东西,久而久之族人将成路人。我生在、长在大刘圩,工作在大刘圩几十年之久,全村人人皆熟,知晓各支亲戚关系。若能记载留给后人,岂不为家族做了件大好事!于是我着手编写。边写边用电话、视频、骑电瓶车、坐公交、走村串户,人找人、人托人等方法,顶风冒雨采集人丁信息。经三个多月努力,收集了大部分情况,拟成“五世一提”初稿。
2021年9月,大刘圩宋庄支后人、迁洪十四孙贤祥、贤贵、贤义、贤华和十五世孙育林,得知我在弄家谱,就相约见面。交谈中得知他们也在弄家谱,于是我们不谋而合共同新建家谱。后又有正开、文安、长月等热心建谱族人加入,使建谱工作大范围扎实全面展开。
因新建家谱事宜繁多,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需要族人“人人参与,人人出力”,更需财力支撑。虽有困难,但仍坚韧前行。前后历经数年艰辛工作,在族人大力支持和拥护下,家谱终于告成!
通读全谱,可见收录了刘氏起源、世祖谱系、历代名人、族规家训、英烈名贤、祖茔墓葬等内容,接续了字辈,使后世延绵,更便于后辈溯源寻根,对后辈深有教益。
审视此谱的建谱指导思想、宗旨、规则、特点,可见此次建谱,遵循了刘氏历代修谱规矩,符合传统章法;但又与时俱进,采用新方法,纳入新内容。虽不免有瑕疵,但仍不失为一部好的刘氏家谱。
仅此为序。
迁洪十二世孙 正忠
2022年10月22日
谱序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下炎黄子孙一脉相传。说世系,道宗族,辨亲疏,以延宗亲之道。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同为一理。此为刘氏家族修谱之初衷!
本支泗州刘氏,据祖先口传和“牌亡”记载所推,祖先携仨子在明朝中末年间,从山东(亦说徐沛,)逃荒(亦说移民)来到泗州(现泗洪)。把他们分别落户青阳(长子)、车门(二子)、陈圩(现半城)大刘圩(三子,本支始居祖)(以下简称“三地”)。分开时每人带走一个石质井栏,并交代:“居后掘井置栏,若年代久远家谱失落,就以井栏为凭认祖归宗”。故“三地”有“失落家谱认井栏”之说。因战乱水灾,祖谱遗失,故与祖先原籍失去联系。祖先系山东或徐沛一带哪宗哪支已无从查考。
因祖谱遗失传多年,父辈们十分关心,多次催促“弄家谱”,族中贤达多次议商。“修家谱、立字辈”,已成当务之急。幸有十五世孙育林,在二○一七年年底提出修谱倡议,一经提出,族人赞同。遂于二○一八年清明节,宋庄换?公(本人天祖)三支后人首聚老家宋庄祭祖,并于四月二日在泗洪猿州宾馆召开家族会议,议定编修家谱,成立组织;明确由育林、贤贵、贤义、贤华和本人组成编修小组,编修家谱开始启动。
二〇二二年九月,在寻访资料中,先后与正忠叔祖父、文安叔、长月兄等相遇交流,得知他们也在编谱,于是不谋而合同意共同编修家谱。至此,形成大刘圩“三庄”(大刘圩、刘西嘴、宋庄)刘姓共同编修家谱。又于二〇二二年十月,经族人议商成立更大范围的《刘氏家谱》工作委员会,由正忠叔祖父任主任,顾问、副主任、委员若干,编委会仍用原编写小组人员。自此,各支系分工明确,广泛开展宣传、登记、收集、整理等工作,编修家谱全面展开。
在无老谱的情况下,为了使家谱更加完整全面,需收集大量资料,进行广泛调查,而知情长辈大多已逝,现全凭在世老年族人回忆口述;加之农村拆迁,族人居住分散,知情不多,找人更难。进村入户、找人上门、骑电瓶车、坐公交车、手机联系、视频督促,修谱之难,可想而知。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众多,资料繁杂,整理编撰,审核校对,电脑排版等,工程之繁,任务之重,非加入者难以想象。
也是刘家祖上洪福高照,万幸的是:在走访中,访得大刘圩十二世正保(叔祖父),在“文革”中的(被毁前)手抄自家“牌亡”(从“三”字辈至“春”字辈)和十二世正开叔祖父保存的自家“牌亡”(从“永”字辈至“春”字辈)。“牌亡”上记载:至“春”辈已传九代(十一世)。目前至“福”辈已传十五代(十七世)。据推算,祖先从北边来洪,至今已四百余年。
据祖上口传:“始迁祖”有“失落家谱认井栏”之遗训,可见当时有谱(带来谱或新建谱),称为“老谱”,但不幸遗失;此后长时间(推测约有三百多年)无人修谱。直至一九九五年前后,泗阳刘姓“老三房”有人来洪联系刘姓修谱之事,并邀正伟(叔祖父)为大刘圩处联络人,还有正忠(叔祖父)等少数族人参与。亦因当时诸多因素所致,“三庄”仅有“文”辈六十一户、七代、三百零一人入谱。且作为“零星散支散户自愿入谱”录入,虽未载明属哪宗哪支,但“三庄”部分族人认为这是一次“修谱”之举,故为“二修谱”;现今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续修家谱,迫在眉睫。一经提出,族人拥护。目前修谱工作已近尾声,是为“三修谱”。
历经六载,艰辛编修,寻到了根脉,接续了字辈,终成此(三修)谱,实感欣慰!族谱告成,可承先贤而启后;敬宗亲而睦族。昭穆之有章,远近之有源,支派之有序,足以扬我族之大义!在此,对族人的热情配合、大力支持、多方收集提供资料、积极捐助等深表感谢!
此次编修家谱,族众推我主编,吾自知才疏学浅,难当重托,无法做到精准完善。但族里大事,不敢置身事外。遵循“尊重历史、客观公正,尽量多收集信息,尽力多争取族人入谱”的原则,无愧于良心,对得起先祖及后世家人。此谱,既遵循刘氏历代修谱规矩,符合传统章法,又与时俱进,采用新格式,纳入新内容。但也难免有瑕疵,虽已尽责,恐难其愿。今只得勉缀数言,实不文序也!
迁洪十四世孙 贤祥
二〇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刘氏家谱》编委会
主 编:刘贤祥
副主编:刘育林
委 员:刘贤贵、刘贤义、刘贤华(委员兼校对)
《刘氏家谱》工作委员会
主 任:刘正忠
顾 问:刘新春 刘国春 刘正保 刘正安 刘正开 刘正喜 刘正凯
刘正银 刘文珠 刘文常
副主任:刘文安 刘长月 刘文波 刘文新 刘增文 刘文考 刘贤宇
委 员:刘文更 刘贤祥 刘贤贵 刘贤义 刘贤华 刘贤付 刘长东
刘长国 刘育勇 刘育林 刘育硕
下设:
资料组(联络组)
组 长:刘正忠
成 员:刘文安 刘长月 刘文波 刘文新 刘增文 刘文考 刘贤贵
刘育林
财务组
组 长:刘贤宇
成 员:刘贤义 刘贤华
事务组
组 长:刘育林
成 员:刘贤宇 刘文更 刘贤付 刘长东 刘育硕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