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河南信阳《田氏家谱》编印完毕



日前,河南信阳《田氏家谱》已成功编印完毕!下面是该谱的一组图片: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田楼田氏谱序

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国史记文明政纲,以利安邦定天下:方志记述一方风土人情,风雅诗颂,民间传说等文化传承;族谱述祖宗来龙去脉,祖德宗功,可为子孙作明镜,寻根问祖作依据,使世系辈分传承有序。国史、方志、家谱是构成中华文明的三大支柱,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方之有志,世世沿袭,代代传承。

盛世修谱,姓氏是文明的起源,是血脉的传承,是婚姻的纽带,是群族的开端。盘古开天以来,星辰河岳罗列混沌宇宙之间;三皇五帝至今,人类姓氏生息繁衍万年;山有尽头,水有源头,树有根系,家有家乘,有谱牒,亦若天之历象,地之图纲,昭然上下而不紊。家不可无谱,无谱则世系辈分伦理乱矣,国不可无史,无史则纲常政纪文化失矣!尊姓而敬祖,敬祖而寻宗,寻宗而聚族也。今豫信阳息县田楼田氏族人聚而修谱,功莫大矣!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田姓,始于(舜帝)姬姓,与黄帝一脉相承,周朝时,封于今淮阳县古陈国,称陈完公。据《史记·陈杞世家》等记载,陈桓公死后,陈国大乱。陈桓公的弟弟杀死太子免而自立为陈历公。太子免的两个弟弟欲报杀兄之仇,就趁陈历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庄公和陈宣公。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杀了。陈历公的儿子叫陈完(妫满的第10代孙),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杀后他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陈完到齐国后,"以陈氏为田而改称田完。也有一说,齐桓公将陈完封于田地,陈完以封地为氏,而称田完——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田氏代齐,田完就是田氏的得姓始祖。息县田楼田氏连成(始祖母汤氏)——田完第92世孙,据先辈们口口相传,于明朝末年(约公元1640~1650年间),一担挑两子,从方某地顺官道南行300余里下官道向西南步行10里,安营扎寨,挖寨沟,建土楼,建村日田楼,繁衍至今,历四百余载,如今十五代,一千五百余人丁,田楼田氏族谱,一曰本就无谱,一曰老谱民国时期战乱遗失,又曰文革中被烧毁,凡此传说,终归谱已不存,各支系早有修谱之夙愿,无奈史料缺失,且散居各地,不能成谱。原十一世孙田治进、十二世孙田学尧也曾早有修谱之意,但均未告成,己亥年春,十三世孙田立华等田氏宗亲发起修谱续碟,信息一出,三邻五村田氏族人积极响应,乃促成田楼田氏修谱之大业。经数个月的收集整理,从各支系的保存传承的祖制,从墓碑的碑文,长者记忆中口袋堂号等口述,不断挖掘出对修谱十分有价值的线索,基本理清了田楼田氏之谱系渊源与世系脉络。编委会成员可谓是禅精竭虑,呕心沥血,为田楼田氏族谱费尽了心血。

为了弄清田楼田姓的来龙去脉,编委会成员还远赴商丘、淮阳、项城、南阳、郑州等地走访了田姓族人,并翻阅了大量的有关地方志及田姓书籍资料,从中寻找田姓一族的来龙去脉,虽没有得到确切的信息,但也从中发现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线索,为后世族人提供了寻踪问祖的依据。寻根之艰辛,觅祖之孝诚,修谱之心切,可见一斑!数年修谱愿,一年寻根累,拳拳宗亲情,谁解其中味?!

在息县田氏族谱成书之际,特向以田立华为编委会主编的所有编委会成员以及为成书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田姓宗亲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后世子孙也应铭记他们对息县田楼氏族谱做出的辛苦努力!

由于原族谱散佚,各处搜集的信息零落不全,口口相传的内容不便考证,加之资料又比较散乱,书中名字、记述等难免有错误疏漏之处,相信田氏族人能给以谅解,也有待后世修谱时不断完善。有诗赞曰:

田氏代齐万古传,

当时霸业气参天。

后人有志承先运,

留作家乘相续延。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会长

二O二二(壬寅)年冬月于郑州

开篇语

再过不久,《息县田楼田氏家谱》就要问世啦!在"息县田楼田氏家谱"编辑出版成书在即,思来想去,总想说点什么,写点文字留给息县田氏家族的后世子孙,及广大的读者。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姓氏的起源也随历史发展应运而生,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华夏田姓约720万人口,占全国姓氏的第34位。而息县田楼田氏只有1300多人口,她既不是名门也不是望族,但她却是和睦相处、积极进取的大家族,并在整个华夏田氏大家族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自始迁祖连成开始,己在息县大地上繁衍生息370年之久,十五代人丁。我想说:

首先是他——我们的始迁祖连成公及汤氏祖母不耻辛劳,不远千里把这支田姓人家从某地(待考)迁徙到这个"素有中华第一县"、"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的鱼米之乡。相传约在公元1645至1660年间(清朝初年)连成祖携汤氏祖母,一担挑两个儿子,携家带口,从北方某地逃避战乱,顺官道徒步行300里,下官道向西南行10里,安营轧寨、挖寨沟修寨墙、盖土楼,取名田楼村,开始了长达390余年的繁衍生息。我们始迁祖连成公具有多么平凡而又伟大人格魅力啊!

其次,在我们息县田楼田氏家族十五世系族人中,虽没出多少达官贵人,据说只在清朝嘉庆年,三世祖有位叫田经领的祖公考中了状元及第,获一甲第三名榜眼,后在江西州府某地做官。另外,在我们田楼田氏族人中有不少仁人志士和有着厚重文化底蕴文人墨客,从字辈用字,人名用字可见一斑。十六字辈为:连、启、有、礼、年、树、生、中、治(百)、学、立、朝(新)、振、兴、继、承。起名用字也比较讲究哲理,并赋予丰富文化内涵,如:仁、义、礼、智、信;亿年、万年、千年、永年;树木、树林、树森、树枫、树杨;生玉、生金、生香、生允、生吉、生祥;龙中、凤中、呈中、祥中、武中、文中、宣中、理中、义中;百世、百万、百福、百信、百理、百真、百云、百风、百路、百倾、百祥、治福、治禄、治寿、治喜、治陆、治地、治河、治江、治海;学尧、学禹、学舜、学堂等等。再次,几百来,息县田楼田氏家族和周围十里八乡诸姓氏杂居在一起,团结和睦相处,本家族秉承爱国、爱党、爱族、爱家,遵纪守法,重道德,讲礼仪,重行为规范的家族理念,有着严谨的治家家训、家规、家风,男丁相妇教子,女士敬夫爱家,尊长爱幼,子女尊敬老人,团结本族,团结四邻,关心社会,拼搏上进,健康成长,在从事的职业上工、农、商、学、兵、党、政、科学技术、技能等无所不有,无所为无所不为,为当时的政府和社会贡献着力量。族人中没有因工作失误给政府带来重大政治原则问题和重大经济损失,更没有违法乱纪,也没有族人犯过牢狱之灾的。这与祖宗所积的阴德,与田氏家族的家规、家训、家风、家教不无关系。

其四,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进入新社会,新时代,我们不会忘记,田楼田氏家族一直传承着优良家风习俗,东西南北各村、各家各户,老少爷们不管谁家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你来我往,象办自己家的事一样,互帮互学,相互帮衬,如遇灾荒年景,生活困难,都能相互接济,真正体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渡难关,充分展示出了团结和谐大家族的温暖,特别是每逢过大年,从正月初一开始,拜新年拜到正月底,家家都走到,田楼田氏老少爷们之间的大家族、大家庭亲情体现得淋沥尽致。更应发扬光大的是每年的清明节,田氏家族,带上供品,鞭炮纸钱,扶老携幼,到田楼村列祖列宗坟地扫墓上坟,慎终追远,尊崇祖先、祭祀祖先、德荫后人、福泽后人、彰显尊祖、孝祖、敬祖美德,使家族亲情文化绵延流长。其五,优良的家风、家训家教,家族习俗,孝顺孝道,尊长爱幼,孝敬老人,崇尚祖德,教化影响着后世子孙,在田楼田氏家族后裔子孙中,优秀者大有人在。如:连成十世孙田治进、田治寿、田治山、田治水、田治海,十一世孙田学尧、田学言、田学礼(任寨)、田学理(田楼)、田学诗、田学俭、田学银、田殿松、田殿发、田殿才、田殿友、田学孟、田学禹、田学雨(宋凹)、田学堂、田学让、田学海、田学道、田学璋、田勇、田学东、田学华、田学风、田学言(八里岔)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成祖十一孙田学尧,他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一世对田楼田氏家族历史的探索,对田楼田氏家族的世系字辈,宝贵文化资料整理记录、留存,为我们修好家谱提供了可考理论依据。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敬慕和赞益!在老一辈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召下,田楼田氏家族的后世子孙满堂,立、新(朝)、振、兴字辈中优秀者大有人在,在这里我们就一一赘述啦!

最后,就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田楼田氏祠堂的落成,族谱问世,祖坟祖墓的重修,我们田楼田氏家族凝聚力将进一步增强,子子孙孙将更兴旺发达,家族文化理念、精神风貌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彪炳史册,永放光辉!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