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阳前身今世暨太常公后人的迁徙轨迹



顺阳前身今世暨太常公李氏后人的迁徙轨迹

顺阳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西汉时期就设置了顺阳县,公元前六年改为博山县,隶属南阳郡辖。东汉时期(公元208年)又恢复顺阳县,隶属南乡郡。东晋时期(公元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同时顺阳县仍存在,隶属顺阳郡。唐朝三年(公元620年)废顺阳郡立顺阳县,唐朝六年(公元623年)降为顺阳镇,隶属内乡县。北宋(公元981年)升顺阳镇为顺阳县。后金废元复,直到元朝六年(公元1331)废顺阳县为内乡县所辖顺阳镇,至此顺阳彻底退出县置。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务院决定在李官桥成立丹阳县,但丹阳县筹委会牌子没挂多久,因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规划中止了。

淅川县李官桥镇的前身就是顺阳镇。明朝年间,顺阳镇南川李营村,在朝刑部主事的封君公李宗木(始祖李斌五世孙)、翰林院检讨太史公李蓘(宗木长子)、刑部员外郎比部公李荫(宗木次子)父子三人,为方便顺阳镇丹江河两岸百姓过河,捐出俸禄,在河上修了一座石桥。为了让李官桥父老乡亲和后代永远铭记父子三人的功德,将顺阳镇更名为李官桥镇。

李官桥镇水陆交通方便,是通往湖北谷城、郧阳、武当山必经之路,是豫西南乃至中原商业重镇,是淅川县四大古镇之一,是楚国的发祥之地,春秋时期建都于此,后人称之为“龙城”。顺阳川在淅川县城南六十公里,丹江河穿境而过,因“顺水之阳”而得名。也是五阳(北洛阳、东南阳、西郧阳、南襄阳)之中,历史上传说的“哪咤闹海”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地(李官桥东北边埠口古镇丹江河上一个叫寻路口的地方)。故事中传说的海不知是否存在,但现在的顺阳川却是一片汪洋。顺阳川南北长55里,东西宽45里,号称四十五里顺阳川,它包括埠口、三官殿、李官桥和香严上、下寺。顺阳川北、西、南三面环山,东是丘陵,是丹江河的冲积平原。顺阳川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常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常年降水量800毫米),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有人说:“顺阳川一脚踩下去能踩出油来,”还有人说:“顺阳川地上插个木棍就能长出绿叶”。顺阳川有不足淅川县可耕种土地面积的八分之一,可粮食产量却超过全县总产量的一半,故有“桥半县”、“川半县”的美誉。


顺阳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悠久。魏晋南北朝时,顺阳兴起了以范晷、范 蠡、范晔为代表的范氏家族,在短短三百年历史中就有二十九位名人载入史册。当时被誉为中原李氏三才的李宗木父子三人,声名显赫,官高位显而享誉中原。

李斌后人自安庆公李贵开始,五世就有七个举人两个进士。太史公李蓘是当时与窦巩、刘禹锡、范中庵、欧阳修、张粹等历史文化名人相齐名,是南阳著名诗人,有大量诗作留传于世。李斌家族是当地享誉一方的名门望族。

顺阳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遍地,是我国春秋时期楚国始都|丹阳城之地(龙城)。是中原通往西北乃至欧洲古老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境内有始建于唐朝的香严寺,又叫香严长寿寺和显通禅寺,由于宣统皇帝在该寺避难七年之久,所以该寺也称皇家寺院,是河南乃至中原四大名刹之一(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上寺钟声下寺塔”,上下寺两禅院虽相距三十华里,钟鼓馔玉,遥相呼应。有人说“上寺房子下寺塔”,是指上寺房子建筑奇特,下寺的塔秀美无比,金碧辉煌。与李官桥镇隔河相望的下寺,砖塔、石塔比邻而立,巍峨壮观。尤其是汉白玉塔和琉璃宝塔(慈顺和尚和慧祥和尚葬于塔下),高拔入云,耸立江岸,当年游人如织,流连忘返。

顺阳一马平川,周边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走进顺阳惊叹,“吾行半天下,难得此江关”。唐代名人,刑部郎中窦巩也在诗中写道:“东风雨洗顺阳川,蜀锦花开绿草田;彩雉斗时频驻马,酒旗翻处也留钱。新晴日照山头雪,薄暮人争渡口船。”另外据传,慧中圆寂后,武则天曾派十位王子护送国师灵榇西行,途经顺阳,因贪恋此地风景不忍离去,结果一位回去复命,九位留下终老。这就是“十王九不回”的美好传说,也是顺阳“十王庙”的来历。

我们始祖李斌后人长期居住的地方是顺阳村大李营、高岗、赵楼、油房、南场等,距李官桥镇五公里,叫南川,是顺阳川中心腹地。一世祖李斌,是元末明初由邓州西六十里长乐林(今孟楼镇长乐岭),因避兵祸逃到内乡县顺阳川,迄今已有近七百年历史,后代繁衍兴旺,人才济济,入朝做官的不乏其人,在本地也算是大户了。在这期间,曾经有过后人多次搬迁移居。可以考证的是明代嘉靖年间,当时在朝任翰林院检讨的太史公李蓘,为人耿直,素与奸相严嵩不和,被贬任知县,一气之下托病和以俸养双亲为由而辞官返乡,隐居于内乡县城东关自已辟建的“足园”(今菊潭公园),潜心著书写诗。虽功业不大,但大量诗书流传于世。因此太史公后人也就生活在内乡大桥乡及堰庄一带。另有李斌八世孙李荣在明朝末年,因天灾人祸无法生存而带家人离开顺阳,先到内乡县半川亭鱼池沟鸭子河,后兄弟二人先后分迁到西峡深山大寨和香化西三道沟。当时西峡贼匪猖獗,多次攻打大寨而不胜,族人的生命才得以保全。清朝建国后,社会时局逐步稳定,山庄大寨更名为将军寨,李荣后人在山寨下建房起屋,因为在山寨之下,所以命名寨根。由于我李氏族人世代吃苦勤劳,自幼勤奋好学,所以后辈中富裕之户、贤士名人、社会英才很多。至今寨根李姓一支己传递到第三十代,人口也有四百多口,成为当地一大户人家。而迁到香化三道沟族人,一小部分响应国家号召迁到钟祥市大柴湖,一大部分先后靠到李沟,后于2011年迁到邓州市小杨营(平安社区)。再一次是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无能,屈服于西方列强,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老百姓民不聊生,无法生存。李斌第十五世孙李文义,因为生活所迫,只身逃难到陕西白河县秧田村柳树沟,以织布为生。由于文义公为人正直厚道,勤劳吃苦,很受当地人赏识。后与田姓一女子结为夫妻,两人勤俭持家,辛苦劳作,使家庭过的也算兴旺。从白河文义公开始已繁衍了九世(也就是从李斌开始第二十三世),人口已有百余人。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1958年丹江口大坝围堰开工建设,我们顺阳川处于水库最低点。所以从1959开始至1961年秋,顺阳川李官桥及水库水位线以下的住户,先后自主投亲靠友,后靠到地势相对较高的邓州、淅川村庄。还有一些响应号召,支边青海。从此,我们顺阳李氏就广泛地分散河南、湖北各地。为了解决京津冀缺水的南水北调,我们顺阳李氏和库区移民献出了祖辈居住的美好家园,献出了具有2000多年文明历史的顺阳古城。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移民豪情将永载史册,万古留芳。

从1965一1967年库区移民分三批迁往原荆门县东南部各乡镇分散插队。从1966—1968年库区移民又分三批迁到钟祥县城南20公里的芦苇荡,时称“水湖”,也就是现在的大柴湖镇。迁入柴湖的李氏族人,在魏家榨村和红升村(原台子山和灵官殿)两村相对集中一些。其他除红升片和柴湖片的陈、王、前三个村外,各村都分布有。

另外,2010年因南水北调,丹江大坝加高,提高水库蓄水水位,又有一部分移民在本省分散安排,这样我们李氏族人居住更加分散。

美丽、富庶、辽阔的顺阳川,成了烟波浩邈的人造海洋,永远沉睡水底而不复存在,所以特写此文,目的是让李氏后代永远记住,我们的根在繁华富丽的顺阳。

                     李斌第十八世孙荣兴撰写

                                           2022.03.20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