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刘氏族谱》所载关于刘姓的溯源



山东聊城《刘氏族谱

刘姓溯源

刘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炎黄时代。历史上正式见载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氏人物,是夏王朝后期的刘累。他是上古圣帝尧的后裔。尧传帝位给舜,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驻地刘邑(今河北省唐县),建立刘国。刘累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国度里。

刘累,字华美,生于夏朝廑帝三年(公元前1898年)卒于夏桀三十一年(公元前1788年)享年一百一十岁。

刘累诞生时,双拳紧握不伸,至三年。当伸开那天,发现双手长满纹饰,并隐现“刘”“累”字样。家人以为,这种胎记是上天所赐,代表着吉祥,遂为其取名刘累。

幼年时的刘累,被送到豢龙氏家中学习养龙技术。刘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很快精通了驯养龙的技能。

约公元前1879年,夏朝第十三帝孔甲,得知上天降四条龙于龙荡沟,遂产生了用这四条龙为自己驾车的想法。可他的手下人却没有会驯养龙的人。刘累闻信后,毛遂自荐主动要求为孔甲驯龙。于是,孔甲就命刘累担当起驯养天龙之职——王室驯龙官。刘累精心驯养四龙长达七年之久。因驯养四龙有功,被孔甲帝封为“御龙氏”。并把豖韦(今河南省滑县韦乡)赐给刘累作为他的封邑(城市)。

也是这一年冬天,一条雌龙因病死亡。刘累见状心中恐慌。他又灵机一动,立即把龙肉加工成肉羹,充当美食献给孔甲。孔甲感到味道鲜美,十分可口,对刘累重金赏赐。几日后,孔甲又想吃刘累做的美味,于是又命刘累继续做味美的肉羹。刘累做不出龙的肉羹,又怕龙死事发,受到孔甲处罚或治罪,便带着家人连夜逃走,到尧山东麓的鲁阳隐居(今河南省鲁山县昭平湖)起来。开始了垦荒渔猎的生活。

刘累出逃以后,夏王孔甲大怒,灭其祖先的唐国(刘邑),驱散其族人,并派出卫士追杀刘累。刘累为躲避孔甲的追杀,在这里(尧山),不再敢称“御龙氏”,并隐藏了原来的“刘”姓,改为“丘”姓,自称“丘公”,居住地被称为“丘公城”。

不久,孔甲弄清事情的原委以后,宣布刘累无罪,不再追究,恢复封号“御龙氏”和刘姓。于是,“丘公”复叫“刘累”。其子孙也遂恢复“刘”姓。自此,刘姓没有再做更改。刘累被称为刘氏始祖。中华刘氏也由此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随着历史进程和时代的变迁,中华刘姓族人越来越多。

西周时期,周成王封王季子于刘邑(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其子孙以刘为姓,刘姓随之扩大。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女子嫁匈奴人以后,所生儿女都姓刘,于是刘姓人士进一步增多。

自汉高祖刘邦以后,历代刘姓帝王都赐刘姓于外姓人;分封刘姓于全国各地;有些外族、外姓人出于刘姓家族兴旺的向往也改为姓刘。到汉朝末年(汉朝前后共经历426年)刘姓已遍及全国,形成了“遍地刘”。以皇帝姓为主体,成为天下第一大姓。

唐朝时期,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

到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刘姓达到400多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4%,为明朝五大姓之一。

我董王庄刘氏,祖居山西省洪洞县,是众多刘姓当中的一支。

2、始 祖 东 迁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上老鸹窝。

我董王庄刘氏也是从这里移民来的。

为什么迁移来这里,又是怎么迁来的? 这要从明朝洪武年间的大移民说起。

元朝末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以及连年的旱、涝、虫、瘟疫灾害,是中原大地民不聊生,他们“见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人民为了生存,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就是揭竿而起,推翻元朝的黑暗统治。

至正十一年(1351年),江淮一带农民头扎红巾,纷纷起义。其中,以刘福通的队伍最大。第二年,郭子兴率众起义。这时,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继而,群雄并起,战火连天。

残酷的战争长达十六年,朱元璋灭掉了各方势力,于1367年进军中原,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开进河北,结束了元末混乱的局面,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

战争加天灾,给农民带来更加沉重的灾难。他们进一步流离失所,逃亡他乡,土著之民十不存一;村落之内十室九空。冀鲁豫交界地区,更是赤地千里。可谓是,土地荒芜,连陌成阡,大地尸骸成丘,千里无人烟。官府的租税也达到累年不入的程度。

与中原地区相反,陕西南部则是另一种繁荣景象。由于崇山峻岭,没有遭受战乱;又因为风调雨顺,而五谷丰登,过着平安富足的生活。中原百姓听说那里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盛世,便纷纷逃到那里谋生。这样一来,使已经人烟稀少的中原地区更加荒芜人烟,而山西南部则是人满为患了。

出身贫贱的朱元璋,深深地了解农民被战乱蹂躏的苦难。如何巩固取得的政权和经济基础,恢复和发展生产,保证民生,安定社会,成了朱元璋的当务之急。他曾说“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采纳几位大臣的建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移民屯田,奖励开垦”的战略决策。就这样拉开了明初大移民的序幕。于是,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成了移民的集结地。

官府之所及选择这里作为集结地,是因为当时山西南部是人口密集地,而洪洞又是人口最多、最密的县,交通也最发达。县城外有一古老的寺院——广济寺。寺院宏大,宽阔,殿宇巍峨,便于移民集中,疏散。院中有一棵汉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无数老鸹在树上筑巢做窝,星罗棋布,蔚为壮观。于是这里就成了官府办理移民手续的集中办理点。

就是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我刘氏东迁始祖刘深(字源远,又海潮),携家人告别父亲(刘兰)、母亲和家人,加入了移民东迁中原的行列。

始祖东迁,并不是自愿的。当时官府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其余人员一律外迁。同时还规定,外迁之民众必须到洪洞县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并领取“凭照川资”,然后,按官府规定的方向迁移。由于迁移不是自愿的,加之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何况山西又是富庶之乡,舍富乡而就穷地,自然就更不情愿了。为防止移民拖延时间,甚至途中逃离,官府就采取了强制措施,甚至把移民的双手捆绑起来,串成一串。在官兵的押解下,从大槐树下出发,分赴中原各地,强行一路押送到目的地。

始祖刘深,带着妻子潘氏和岳母,与其他移民一样,被押解着走上迁移之路。

当时,已是晚秋季节,广济寺里的大槐树已落光了树叶,树上的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始祖临行之时,凝望高大的古槐,看到那栖息在古树上的老鸹,不停地发出“啊啊”的哀鸣,更让他潸然泪下。他一步三回首,迟迟不肯离去。直到看不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了,他又擦了一把眼泪,踏上了不归的东迁之路。

当时始祖一家,并不知道被迁往何处。他们和其他移民一起,在官兵的押解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经过一个多月的路程,到达太行山以东的平原地区。到这时,他们才被告知,迁往冀鲁豫边界一带。最终,始祖一家落户到东昌府莘县城西北十二里的董王庄。

董王庄,原名阳平镇,建于唐代。元末的战乱和严重的旱、涝及瘟疫灾害,迫使原住民离乡背井,村中只剩一户董姓人家。明初,王姓人家首先迁来,就将原来的“阳平镇”改为“董王庄”了。始祖一家,及随后迁来的更多姓氏,沿用了“董王庄”这个村名。

始祖刘深,迁居董王庄以后又娶窦氏为妻。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先后共生六子。六子中的后人,时有从董王庄迁出者。其中一支迁往黄河以南,又有一支迁往本县西王庄村(因缺乏史料记载,不能确定何年何月迁走)。到第十世,始祖长子奉吉(二世祖)一系迁往本县吴家庄。第十世,始祖六子奉全(二世祖)一系迁往本县姜家庄。后又有一分支有姜家庄迁往本县范家海。至此,董王庄村尚存始祖六子中的次子奉良和三子奉祥两支后人。后,奉良一支不再有后人。于今,董王庄刘氏族人,实为二世祖奉祥一支的后人。也就是说,现在的董王庄刘氏一族别无分支,实为一系。

3、祖 茔

在董王庄村西一里,有一处五条路交叉的路口,也叫五岔路口。在五岔路口(既现在的村西南北路和董王庄干沟十字交叉处)的西北角,有一处庞大的坟茔,远眺雾气腾腾,近看宏伟壮观,这就是董王庄刘氏祖茔,也称“刘家坟”。

祖茔占地二十亩。墓地中,安葬着东迁一世祖刘深及其两位夫人,及以下列祖列宗。墓地中,有墓碑三处,碑楼两座。祖墓碑为青石制作,宽一米多、高约两米,顶部为半圆形,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基座,寓意着天圆地方的和谐自然现象。墓碑的前方,是一座长两米、高一米多的砖砌烧纸篓子,供年节祭祀专用。在墓地中间偏东的地方,一,座五层、高约八米的砖塔,塔有青砖白灰筑成,六角型,外沿成斗拱状,平顶。塔的东面一层上方,镶嵌着一面半米见方的青石碑刻。由于这座塔的存在,世人又把这大片墓地叫座“塔坟”。

塔坟的外沿,在塔的东面,有一座独立的坟墓。这座墓,是一世祖刘深他岳母之墓。后代子孙把它叫做“老娘坟”。 老娘坟离塔很近,是为了便于老娘蹬塔,遥望山西老家而修建的。因此,又称为“望家塔”。望家塔,也是刘深为了实现岳母的嘱托,满足她思乡、望家的遗愿,带领子孙修建而成的。

对于二十亩墓地,始祖作出以下规定:此墓地,有我刘氏家族中贫穷者轮流耕种。凡耕种墓地者,负担当年节日祭祀祖先的一切费用。

后来又明确规定:今将墓地二十亩数阔步开列于左,无论何支不得任意侵争私自当卖。

祖茔安置到第十三世,又选了新的墓地。原因是,我刘氏人丁兴旺,祖墓地中没有开挖新墓穴的位置了,如果在继续使用,就会占用墓前明堂位置,而明堂缩小,甚至没有明堂,则是墓地风水的大忌。为保持墓前应有的风水面积,族人决定迁移墓地,向东移二百米,作为新墓地。新墓地占地三亩,从第十四世起,安葬在这里。

再后来,这一墓地又不够用了,于是就开始了以分支建墓,在祖茔的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有了后代的安葬地,对祖茔塔坟形成拱卫之势。

遗憾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的大潮中,墓碑被推倒、埋在地下,碑楼和望家塔被拆除、毁掉,列祖坟茔也大都被夷为平地,种上了庄稼。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